本篇文章4588字,读完约11分钟
记者:沈教授,谢谢你接受采访。 能给我介绍一下南京大学经济系的教育特色和学科建设情况吗
丽莎:对不起,让你们等的时间太长了。 今天剩下的时间是你们。 南京大学经济学教育的特色主要有两个优势:第一强调课程建设,夯实本科生、研究生应具备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发挥南京大学以前传达的数量经济特点。 强调数理基础,开设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我们有些课程使用双语教育提高学生和国际轨道的能力。 第二强调师资建设,重视师资配置。 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本科生,特别是为一二年级开设完美的课程是我们洪银兴教授担任系主任以来一直坚持下来的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事情。 让学生进入南京大学可以感受到一流的教育气氛。
南京大学历来重视本科生教育,但没有本科生那么突出自己学校的企业品牌和特色。 他们都是这个地区最优秀的学生,如果培养不好,完全是徒劳的。 在本科生教育中,我们实行导师制,每个导师分配两三个本科生,让学生早日发现学习中的有趣,使课题有趣。 有趣的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是能培养和诱惑。
记者:从你的回答来看,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 但是,随着现在大学的扩大,很多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无法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走向多元化的岗位。 你怎么看待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你认为研究生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丽莎教授:打基础是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 学生有竞争力,就业成功率高或者想深造的话,就能得到深造的机会。 从经济学的就业来看,以前人们认为偏理论学科的就业稍差,偏应用的就业率稍好。 但从今年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就业率来看,理论专家的就业率不比其他应用性经济类专家低。 这是因为社会认识到,在良好的基础被适当锻炼后,潜力被释放空之间会变得更大,可以让将来的雇佣团队发挥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现在没有统计数字,南京大学经济系这两年的就业情况符合这样的社会共识,理论上的研究生就业率更好。
你刚才听说了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很好。 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分解问题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 如果有这样的做法和能力的话,即使就业了,深造也是有竞争力的。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各种各样有趣,但就业各有需要,可以去政府、学术部门、公司。 无论去哪个部门都需要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如果在研究生阶段能形成仔细看问题的观点、良好的逻辑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只要有这些能力,研究生去哪个岗位都有竞争力。
那么,怎样才能有竞争力呢? 躲在书房里,书本来就说书,没有竞争力! 我认为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生来说,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改革开放现实更值得研究,值得思考。 关键是采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做法,比较中国的经济现实,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是因为首先要建立方法论的基础,如果有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基础,你的研究思想、研究结论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研究结果也可以得到社会的运用,这本身就是竞争力的体现。
记者:谢谢你说了这么多话。 各研究生入学初期能听到这个故事是幸运的。 我开始说南京大学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导师制,那是你拥有的学生很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你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 你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 我也知道你的学生很优秀,怎么不让研究生教育产生“放羊”的现象?
丽莎教授:我的时间是三次。 三分之一是教育,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上课。 三分之一是科学研究,大学老师的教育优势是在重复中创新,用一流的科学研究支撑一流的教育。 没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一定不是一流的大学老师。 三分之一是与社会的交流。 没有比交流更能提供更多的消息了。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次研究提供动力。
学生人数太多,肯定影响培养质量,我们系的方法是适度控制领导的招聘规模。 一个领导招收多少学生合适? 因为答案还没有决定,所以我们研究了决策,尽量让各导师指导学生,但各导师拥有的学生人数上限是“学生数/导师数+2”,喜欢学生的老师可以有2个以上。 有些人有很多,有些人很少。 这对领导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对招收博士生有更严格的限制。
我个人认为,对学生的培养,不同阶段的学生培养方法不同。
本科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如上述有趣的培养和诱惑。
研究生是指导,比如读书的做法,把教科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是看法。 但是,我更主张研究生看的文献,如世界银行的报告、工作纸、一流研究机构的研究论文等。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有很多做法,很多数理模型,很多名词,不太清楚,连一知半解都不懂的话,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有这些问题看,数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建立计量模型比较有对比性,更有效率。 领导的指导在这个阶段很重要! 比如现在的书很厚,研究生不知道怎么拿到。 领导应该从浩如烟海的书那里得到线索,让学生按照什么样的研究思路读书,读复印件,尝试研究课题,写复印件。 与其让学生读10本书知道哪个好,不如告诉学生哪本书值得先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责任很重。 因为教师会读越来越多的书。 另外,研究生开始写很多不规范的东西,喜欢写长句、语法、标点符号的不规范。 直接教他怎么写是一种做法,但我习惯了把他提交的论文从a4纸扩展到b3纸,扩大文行间隙,然后用红笔密密麻麻地写修改,让学生整理最后修改的论文。 学生们都很积极,很聪明。 他们一看到红色就先震惊,这次不敢写粗糙的东西了。 有些东西不需要说。 这些是细微的东西,但可以隐含。 这样可以花一点时间纠正很多问题。
博士学生教育完全结合自己的研究,一起讨论的过程也是研究课题的过程。
记者:据我所知,你的本科是数学出身,在你的论文中模型实证类论文的密度也很高。 你怎么看待经济学数学?
丽莎教授:经济学是强调思想的过程,数学只是工具和做法,像计算机和英语,巧妙的运用方法是为了表达思想。 我把经济学纯粹数学化,反对没有目的的数学推理和演绎,使经济学爬得不高。 我也非常反对教师在课堂上把简单的道理做得很深奥,为学生着想,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
记者:是的。 作为学生我非常支持你的意见。 我的一些同学来自理工。 他们数学基础很好,但缺乏经济学直觉。 你在跳槽的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丽莎教授:这里有十年的漫长过程。 我在经济学研究生3年,博士3年,博士后研究2年,还在海外学习和研究2年,经历了10年完善的经济学研究和训练,真的有“长椅冷10年,复印件不写半文空”的感觉。
记者:我认为你的每个回答都能体现这句话。 你的研究选题都很有生命力,你的研究方法很先进!
丽莎教授:谢谢你前年和去年在斯坦福大学做高级学者访问研究,接触到世界级的教授,是非常先进的研究方法,我觉得很好。 但是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经济学必须本土化。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海外经济学家非常关注,在与海外学者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经济问题很感兴趣。 但是,毕竟海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问题有距离感,没有比中国学者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更能理解中国的了。
中国的经济问题举世瞩目,如果我们使用规范的分析方法,踏上国际交流的平台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外国学者了解中国的经济现象,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过程,全世界的经济研究者研究这个问题 中国经济学经过最近25年的迅速发展,学科建设达到了新的平台,下一阶段,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经济学现象,成为下一步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要点。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事业,使中国的经济学更繁荣,这项任务需要新一代研究生博士生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学术素质,具有这样的学术心态,特别是具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研究生意义重大。
记者:你深深的怀抱很有感染力,我很感动。 作为研究生,我感到自己的责任。 那能把你研究成功的秘诀归结为两点吗? 一是你有很好的研究方法,另一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因此提供了深入的研究土壤。
丽莎:说到我自己,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我认为了解中国的现实很重要。 我在博士后阶段有多次调查经验,为了起草98年和99年中国工业快速发展报告调查,通过15个省区,从沿海发达地区、上海、浙江等到不发达贵州、宁夏等贫困地区,有很多贫困线农民的生活 中国快速发展差异很大,有现代化的城市和不发达的地区。 曼哈顿比曼哈顿在曼哈顿上海、人畜同居的贫困乡村生活之间的应对,在研究时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 13亿人中有8亿、9亿贫困农民走向富裕的道路,能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致富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研究的任务很重。
我的家乡苏州是中国25年农村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缩影。 25年前,苏州也以农业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公司的当地工业化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苏州成为有名的工业园区,成为制造业的基地。 苏南已经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制度变迁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我的论文提出tfp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制度变迁造成的。 从模范的角度来说,苏南的迅速发展看到了制度变迁的成功,但在广阔的腹地中,能否成比例地部署这样的改革进程值得深入讨论。
从更深的立场来说,中国25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重视越来越多的效率标准。 沿海地区先富起来是效率标准的体现。 体制改革、工业化过程都是效率标准的体现,这个效率标准使中国的经济总量空前提高,人均gdp从1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达到了几千美元。 经济总量达到一兆一千亿美元。 但是,为了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关注越来越公平的问题,例如提高就业水平,给社会公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等。 缩小地区间差异,建立良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大范围的公共支出,让不发达地区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增长提供潜力。 通过区域协调支持西部大开发、旧工业区改造,这些有必要推进公平的政策体系。 理论界的研究首先应该基于效率关注公平的问题。 大学是研究的先导,把社会关心的焦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理论研究的成果,泛化政策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所以,如果真的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的话,出于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研究的空之间很大。 无论是研究还是教育,都有热情和动力,比参与本国经济大楼建设更没有价值! 我支持我的学生出国进一步深造,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的解体中,本身很有价值。
记者:沈教授,我从你那里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学家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赤子之心。 我们能从你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您的访问!
丽莎教授:谢谢。
沈坤荣教授介绍:沈坤荣,男,1963年8月出生,江苏省吴江市人。 1986.7理学学士学位(南京大学数学系) 1991.2经济学硕士学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1996.7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1996.12-1998.1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博士后,其中1997.01-07为荷兰 大学经济类访问学者2002.07-08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经济类共同研究2002.08-2003.08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类高级研究者。 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价格协会理事等。
标题:【财讯】南大沈坤荣: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案不写半句空
地址:http://www.5xnr.com/teqsy/1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