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2字,读完约7分钟
蜜蜂研究所团队的成员正在对蜜蜂农民进行蜜蜂植物可追踪系统的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图研究所
李健可(一个活生生的人)为养蜂人指导中国蜜蜂养殖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图研究所
虽然蜜蜂很小,但它们可以带头。
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极度贫困地区是消除贫困运动中的硬骨头。巧合的是,这些地区几乎都是现有中国蜜蜂(中华蜜蜂,中国的一个独特物种)的合适的繁殖地。如何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探索了许多新的途径。
促进蜂农的科学养殖
蜜蜂将不再四处飞翔,蜜蜂的蜂蜜产量将从5公斤增加到10公斤。
“李教授不错!我们如何预防和控制蜜蜂的春季流行病?你能给我指路吗?2月16日清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蜜蜂研究所)研究员李建科接到了陕西省宁山县养蜂合作社示范养蜂场的电话。
疫情发生时,虽然李建科无法亲临现场,但他通过网络为宁山县的蜂农进行了6次远程培训,近万名蜂农参加了培训。
宁山县是陕西南部的一个贫困县,森林覆盖率达90.2%。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紫椴、漆树、五倍子、板栗等大量优质蜜源植物是中国蜜蜂的天然栖息地。据估计,养蜂人至少有10万箱,蜂蜜年产量至少1000吨,产值超过1亿元。然而,这座山有3000多个贫困家庭。
过去,当地养蜂依赖于天气,养蜂人想提高他们的技术,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2017年12月,时任蜜蜂研究所所长的王佳琪带领专家组到宁山县开展扶贫工作,并成立李建科作为协助宁山的联系人。从那以后,当地的蜜蜂养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建科的团队发现大多数养蜂人不能科学地养蜂。他举了几个例子:大量的蜂蜜提取和隐藏在产品中的质量问题。烟熏蜜蜂在当地很常用,然后将蜂巢从蜂巢桶中取出,将带有蜜蜂幼虫的蜂巢压碎,制成当地蜂蜜。产品的卫生标准和质量难以保证。技术不会过时。养蜂人不明白蜜蜂必须在蜂蜜短缺季节被喂养,导致一些蜂群饿死。有些人在冬天不应该被喂食的时候,仍然喂稀糖水。蜜蜂兴奋地飞出去,遇到低温时会冻死。缺乏对蜜蜂重要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知识,尤其是中国蜜蜂的“中肠病”。蜂蜜产量低。养蜂人习惯于传统的树洞和墙洞养蜂方法,很难接受先进的活框养蜂技术。用土法提取蜂蜜的效率很低,每箱蜂蜜年产量只有5公斤左右。
为此,李建科进行了十多次现场培训,并教会养蜂人一种方便取蜜的方法和一系列的栽培技术。从那以后,养蜂人的蜜蜂停止了飞行,蜂群变得更强大了。每箱蜂蜜产量从5公斤增加到10公斤,收入也相应增加。养蜂人亲切地称李教授为“蜂人”。
在该小组的指导下,当地养蜂专业合作社率先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养蜂场和蜂蜜加工厂,共有263名成员,向70多个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了5-8箱蜜蜂。按照“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管理模式,合作社可以通过土地入股、产品回收、园区职工、技术入股等多种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建设养蜂扶贫示范基地,并分红入股。
短短几年,当地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家,2家龙头企业,3条蜂蜜加工线,20多家蜂蜜销售企业。该县的养蜂业从2016年的14000例增加到目前的34000例,该行业已初具规模。全县有516户贫困户养蜂7854箱,年产蜂蜜39.3吨,家庭平均收入4000元。因此,宁山县被授予“蜂业质量改进工程示范县”称号。
激活扶贫的良性循环
解决困扰当地几十年的有毒蜜源问题,建立准确的扶贫模式。
2015年和2016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和利川市发生食用蜂蜜中毒。恩施蜂蜜陷入整体滞销状态,行业面临崩溃的危险。
在关键时刻,蜜蜂研究所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岗位科学家李毅赶赴现场,对沟内有毒的蜜源植物进行深入调查。
通过不懈的研究,李毅的团队已经证实了有毒蜂蜜植物的种类和有害成分,并开发了一系列检测蜂蜜中雷公藤的产品。自2018年以来,该试纸已在鹤峰县蜂蜜生产和采购中广泛使用。判断蜂蜜是否有毒只需3-5分钟,从而解决了困扰当地几十年的问题。
在李毅团队的指导下,鹤峰县国鑫家庭农场于为中国蜜蜂1528: 1贫困家庭建立了精确的扶贫模式,饲养了5组中国蜜蜂,培育了2亩反季节蜜源植物,年收入不低于8000元。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不同于简单的蜂箱,养蜂人在学会科学养殖后,进行扩大养殖,并积极将科学的养蜂方法传给下一个养蜂人。除了驱使其他人变得富有,他们还可以通过卖蜜蜂和收集蜂蜜赚取双倍的收入。
中国蜜蜂1528精准扶贫模式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蜂农尝到了甜头,当地发展正走向良性循环。夏秀珍是鹤峰县太平镇三岔口村的一个贫困家庭。2018年成立了一个合作社,按照1528模式驱动村里的10个贫困家庭发展。当他们的蜜蜂增加到55组时,10个贫困家庭的收入达到8100元/户。
做好“甜蜜”事业
抓住电子商务扶贫机遇,充分利用科技专家的智力支持。
甘肃省陇南市自然条件优越,但交通相对不便。当地农民仅通过出售农产品原料赚取微薄的收入。扶贫任务艰巨。
全国优质蜂产品创新联盟主席、原蜜蜂研究所副所长杨永坤敏锐地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扶贫是龙源扶贫的“新动力”,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
利用城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蜜蜂专家已经指示当地的蜜蜂农民在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网上商店和微型商店,向省内外的城市销售特色和高质量的当地蜂蜜。目前,全国各县区共有300多家注册的养蜂农民和合作社网上商店和微型蜂蜜商店。在去年的“双十一”期间,“小翠蜜”的日销量达到3万元,“两当琅琊蜜”的销量达到1万多罐,成为当天的“热卖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这些“生长在偏远山区、人们不知道的”高质量的蜂产品真正走出了大山。
同时,蜜蜂研究所积极与陇南市政府合作,聘请多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帮助提高中国蜜蜂养殖数量和蜂蜜质量。在这些科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2019年陇南蜜蜂养殖规模将达到近40万只,比2015年的8.7万只翻两番,产值达到2.8亿元,占全市农民经济收入的15%以上。目前,陇南市的蜜蜂养殖量已占甘肃省的62%。
在通过科技帮助穷人的过程中,蜜蜂研究所的专家们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偏远的角落忙碌着。许多专家全年都在努力培训和帮助这个行业。有些人开车6个小时到达偏远的乡镇,只进行2个小时的现场培训。颠簸和晕车很常见。一些专家体质过敏,被蜜蜂蛰伤后多次被送往医院。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蜜蜂研究所的60多名专家一直在扶贫的前沿忙碌着。开展了108个技术培训班,进行了300多次现场指导,培训了16000多名蜂农,培训了450名骨干技术人员,带动3300多名农民脱贫。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军说,蜜蜂产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投资少,见效快,不占用耕地,不使用食物,环境友好。科技工作者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帮助更多的农民发展“甜”产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姜建科)
《人民日报》(第19版,2020年3月2日)
责任:张洋
标题:帮助农民更好地发展“甜蜜”事业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