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0字,读完约2分钟

新能源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其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享有前所未有的“政策礼遇”,融合了各方利益,它的沉浮显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在过去的十年里,政府一直在关注中国新能源的命运,从产业政策制定到地方政府干预,到具体试点项目的实施,甚至到新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干预行业,其边界在哪里,这值得所有行业利益相关者深思。

萧函:“国进民退”是新能源产业的真实写照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新能源产业研究员韩笑认为,新能源产业出现“民族进与民间退”现象并非偶然,其中包含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差,发展战略失误,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强,形成鲜明对比。然而,生活环境恶化背后的公共权利滥用却发人深省。

国家有关部门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的规划中存在很多问题。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制定明显偏离现实,巨大的目标和盲目的崇拜使得相关企业纷纷涉足新能源产业。然而,在困境出现、欧美引入“双重对立”后,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补救措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推卸责任、强调“市场经济”的做法与“责任政府”大相径庭。

萧函:“国进民退”是新能源产业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盲目规划新能源项目,推出新能源工业园区。新能源产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地方政府不顾当地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和企业收入状况,盲目吸引投资,吸引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但是,配套措施仍然停留在税收、土地、贷款等表面政策上,没有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和建议。企业核心竞争力很少提高,新能源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也就不足为奇了。

萧函:“国进民退”是新能源产业的真实写照

“民族进与民间退”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利政策引导的结果,也是中国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好”缩影。大跃进的发展思想仍然留在一些官员和企业高管的头脑中。仅仅关注速度、规模和数量很难给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任何好消息。“拍案决策”时有发生,滥用职权、监督不力等现象值得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萧函:“国进民退”是新能源产业的真实写照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研究总监张彦林指出,新能源产业无疑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国家的长期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盲目扩张和项目过度启动值得思考。“国进民退”不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无奈选择。国有企业凭借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做法应尽快得到纠正。

标题:萧函:“国进民退”是新能源产业的真实写照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