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1字,读完约9分钟

安徽省省会合肥具有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重要地理优势。它是沿海腹地和内陆前沿,是长江三角洲向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辐射的重要门户。在过去的五年里,合肥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100亿元,在中国26个省会城市中从第18位上升至第15位,年均增长率超过16%,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省会城市。 去年年初,合肥发布了“新一轮跃进十强”的目标,提出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长三角新中心城市。今年一季度,合肥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1.4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合肥被评为未来10年中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 合肥经济列车为什么跑不动了?“秘密”在哪里?《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了合肥市市长张庆军。 第一财经日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下一步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张庆军: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位于该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总面积为70.4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4亿,经济总量为7.4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7.34%、18.02%和14.37%。四省都有自己的城市圈,四省的省会是相连的,只是一个四合院。去年底,这四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6万亿元,占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9%。长沙、合肥、南昌和武汉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13.6%、12.5%和11.4%,明显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大多数沿海城市;近五年来,合肥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位居省会城市之首。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去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九江市召开的区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沿海先富起来,沿江加快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长江中游既是中部地区,又是长江流域,是潜在布局的重点。此外,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中间四角”是最好的起点和试验场。 2013年2月,合肥与中部省份省会城市长沙、南昌和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加入长江中游。长江中游新型城市群以上述四个城市为核心,跨越四省,由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组成,具有可观的经济总量、面积和人口。 随着合肥的加入,“中三角”成为“中间四角”,这对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上述协议提出要全面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对接、交通网络化、市场统一、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公共资源共享和城镇化改革试验,崛起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中部四角”,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和世界级城市群。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四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四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构化、市场一体化、投资便利化和政府服务质量,如:四个城市的产品质量标准可以相互认可和交流,避免重复认证;在政府采购和招标过程中,四个城市相互承认对方的“土地产品”,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为了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四个城市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实现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定和报销。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仍存在一些障碍,包括:一是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待完善。这四个省还面临着市场准入、质量和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二是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已达成一系列共识,但框架协议是主要共识,具体推进措施尚未落实。第三,一些行业存在趋同竞争。第四,城市实力差距明显。除了强大的省会城市外,四省其他城市的实力还不够,中小城市与沿海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日报:合肥为什么要加入长江中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向东还是向西? 张庆军:利用区域经济的强大内生力量,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发展,是合肥努力的方向。在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下,合肥、淮南、六安、桐城等县级市和今年新加入的滁州市定远县共同发展,形成了以合肥为“龙头”的“合肥经济圈”。安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一直是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腹地。加入中心城市群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和发展有很大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也有望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在这个区域经济中,合肥是长江中游最东端的城市,与长江中游和长江三角洲相连。它是连接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连接长江中游的必然选择。 未来,合肥将不得不关注东部,融入中部。 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合肥东进,进一步巩固了与长三角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加快,合肥作为承接转移的首选,受益匪浅。因此,合肥应积极融入长三角,进一步提升其标杆,促进其发展。 合肥与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合作应更加注重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基础设施、市场建设和港口通关的基础上,还应强调绿色。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巢湖和洪泽湖都在长江三角洲内,而800英里长的巢湖由合肥全资拥有,因此长江三角洲的治理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未来十年,中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中游,将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潜力最大、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该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条件好,劳动力素质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合肥的双重身份将上述两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家发展战略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一方面,合肥可以通过合肥的中转和中介,与中部地区分享东部沿海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它可以将中国中部广阔的市场和有待开发的潜力与中国东部发达的生产力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高端制造业涌向合肥 日报:合肥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张庆军:近年来,合肥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两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促进、县域突破战略。工业是建立城市的基础。目前,合肥已经形成了以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和光伏、家电、装备制造、汽车、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从288亿元增长到1653.5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9%。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合肥从未放缓过工业投资。今年1-4月,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3%,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市高5.6个百分点。六大主导产业投资281.08亿元,增长20.6%;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65.95亿元,增长43%。 在“工业引擎”的推动下,合肥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在11400平方公里的城市范围内,总长93公里的高架桥从零开始发展,将于9月左右全部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已全面启动;“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也已建成;合肥已初步形成中国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战场。只有国家强大了,城市才能强大。合肥切实支持县域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已超过2400亿元,农产品产值(市场价格、资金、股市、咨询)年均增长18.6%。肥东、肥西、长丰已进入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位居全国百强县之列。合肥还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开门抓“三个决策”、开门编制预算、精简审批项目、优化审批程序、阳光运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等。同时,建立集中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实行土地使用“双向约束”和公共工程“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资本节约和增值率达到25%,成为中国第一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城市。 为鼓励合肥企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层次融合,今年新修订的《合肥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政策》)规定,企业管理团队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工业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最高奖励30万元。 为促进产业转型,政策还规定,对于在合肥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中列出的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合肥市将给予固定资产投资5%的补贴用于纳税。 2010年,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成为最靠近中部六省东部的省会城市,这也加速了合肥的发展。三年来,合肥与东部地区的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对接,承接了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和海外的大量高端制造业。合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以上,固定资产增长60%以上,工业增长60%以上都来自外资,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标题:张庆军:“好兄弟”抱团发展赢得机遇无限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