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8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5月,全国城市化会议一再推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猜测。一些媒体援引接近政府的人士的话说,会议推迟的原因可能是最高管理层对初步的城市化发展计划不满意。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许程刚表示,内需不足是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过去十年城市化进程中的基本政策在许多方面抑制了国内需求,并继续抑制国内需求。

香港大学教授许成钢:新型城镇化须摆脱土地制度束缚

许指出,房地产调控政策使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经济雪上加霜。在任何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经济体中,包括中等发达和发达经济体,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所谓的经济支柱部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初,美国的三大经济支柱是钢铁、建筑和汽车。建筑业的主体是住房,包括道路和桥梁;中国经济的基本支柱也是住房、建筑和桥梁,它们抑制了住房市场,拖累了整个经济。

香港大学教授许成钢:新型城镇化须摆脱土地制度束缚

“过去的一系列城市化政策是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根源之一。未来的“新城市化”能否解决经济结构中内需不足的问题,取决于是否对上述体制问题进行改革,取决于新城市化的含义是什么。”许说,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远远超出城市化本身的问题,城市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土地所有权暂时不变,经济下行压力暂时缓解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放开土地供应。

香港大学教授许成钢:新型城镇化须摆脱土地制度束缚

许认为,政府对土地供应和土地财政的控制根源于土地国有制。这本身就是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国有土地制度下,政府为什么要控制土地供应?原因很简单。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出售土地来赚钱。作为唯一的土地所有者,为了利益最大化,我们必须限制供给。

许说,对所有权的最终判断在于对财产权的最终控制。所谓集体所有的土地实际上是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契约。根据这份合同,如果你从事农业,集体将有权在小范围内使用和控制。但除了农业,集体将不再拥有权利,最终处置权属于国家。因此,从产权的概念来看,《宪法》明确规定,土地的最终产权不在集体手中,中国的土地是一元制的。这种土地制度需要改革,但改革的启动缺乏对土地产权的基本认识和共识,受到政府利益的阻碍。

标题:香港大学教授许成钢:新型城镇化须摆脱土地制度束缚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