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80字,读完约14分钟

一个人成就了一家银行,或者一家银行把个人的敬意带到了顶峰。对于招商银行和马魏华来说,它们的界限非常模糊。在过去的15年里,马魏华的名字与招商银行紧密结合,招商银行被打上了明显的马尔可夫品牌。

事业尚未完成,但英雄正在死去。突然的人事变动、马魏华的离职以及建行北京分行行长田惠宇的继任,给未来的转型增添了新的变数。

招商银行机遇

马魏华有丰富多彩的职业经历。

作为一名知青,他去了农村,作为一名铁路工人回到了城市,后来成为一名政府干部,后来成为一名中央银行官员。

1998年,时任中央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的马魏华受命解决海南发展银行的破产清算事宜,主持了“中国商业银行首例破产案”。马魏华曾经说过,见证海南发展银行的兴衰仍然是痛苦和难以忘记的。

作为一名正处级官员,当他前途光明的时候,他突然做出了重大转变。应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王世贞的邀请,他毅然南下,成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老板。

当马魏华第一次接触招商银行时,他意外地发现这是一家连招牌都找不到的银行。马魏华曾回忆起当时的尴尬经历:1989年秋,他以央行计划财务部副主任的身份前来调查。根据招商银行给出的地址,他们的车被调头,几圈都没找到。打电话问问排队的同志。对方说:“是的,你已经在门口了。”

”抬头一看,这个标志是如此的不起眼。那时,我的心真的很冷。”但是马魏华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当时,作为监管者的马魏华,被这家小银行所展示的优秀的市场基因、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先进的服务意识深深打动。

从此,招商银行开始进入马魏华的视野。当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的王世贞主动找到马魏华时,马魏华表达了在招商银行工作的想法。就这样,1998年后,马魏华和招商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交集。

然而,从马魏华到中巴的旅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任期开始时,马魏华有两个头疼的问题。

马魏华上任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发生大规模“挤兑”事件的消息,每天都有3-5亿元的存款被提取。马魏华在两天内向沈阳转移了17亿元人民币的巨款,该行24小时营业,化解了与招商银行生死攸关的决胜风暴。

其次,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银行离岸资产不良率大幅上升。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央行准备命令银行停止离岸资产业务。招商银行的离岸业务规模是同业中最大的。当时,其离岸存款高达11.48亿美元,但其头寸仅为3亿美元左右。离岸贷款余额10.1亿美元,其中不良贷款6.8亿美元,占67%。

为了避免挤兑,马魏华利用与央行的“旧关系”,将官方文件改为手写文件。正是这一小小的调整,让招商银行迅速将外汇头寸翻倍,最终将危机转化为无形资产。

“他是这一代银行家中的一员。他们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整个过程。他是迅速成功转型的银行家之一。”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评论。

此后,马魏华开始对招商银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以零售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对于招商银行,马魏华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和深厚的感情。“感情真的很深很复杂。我刚来的时候,招商银行还是一个小银行,资产超过1000亿元。在过去的十年里,看着她越来越大,她像一个孩子一样一点一点地长大,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她身上。”

铁人马蔚华

优秀的推销员

众所周知,马魏华是个铁人。他从早上8: 30工作到晚上11: 00,没有假期。

招商银行的一位内部人士评论说,马魏华担任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15年来,一直致力于招商银行的事业。他每年在国内外旅行几十次。如果他擅长,他很少在晚上11点前回家,他的时间表通常精确到10分钟。

经过多年的实践,马魏华为自己制定了一套“规则”。在任何地方,这些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会见省领导、分支机构活动、给员工上课、会见媒体以及与顾客一起吃饭。

为了促进招商银行的业务发展,自称“招商银行首席营销官”(报价、资金、股市、咨询)的马魏华不遗余力。据业内人士透露,马魏华每年都会去北京参加两会,在会议期间,马魏华还将为招商银行做营销工作。他说,这两个协会的很多代表都是招商银行的大客户。

一家金融机构的高管对马魏华的风格发表了评论。不像华尔街那些老派低调的银行家,他优雅但极其高调。招商银行的口号是“为你改变”,而马魏华本人并不是一个时尚追求者,但高端客户已经改变了他。

马魏华本人坦言:“我的高端客户都喜欢什么样的葡萄酒、高尔夫球等等,我必须了解他们。起初我不太喜欢酒,也不感兴趣。但是现在你必须和高端客户有共同的语言。他对你的信任是基于和你有共同的语言。因此,我有许多朋友,包括艺术家、导演、明星、作家、运动员、企业家、将军、官员,还有许多各界朋友。”

2004年,马魏华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年度希望之星”,该杂志评论道:“中国银行家大多是一群低调的政府官员,外人无从知晓。”然而,马魏华是个例外。”

一位政府官员对他的印象是“做事务实,不高调,很执着,很强硬,但很有启发性。”从传统词汇来看,马具有“清正平和”、“勇往直前”的特点。这种特质帮助他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中国销售员,向官员、客户和同行推销他的银行和他的想法。

“马史”的标志

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在深圳蛇口诞生。

马魏华回忆说,当时招商银行虽然获得了“中国第一家企业法人独资商业银行”的出生证明,但资本规模只有1亿元,员工30多人,有一个网络,“连行长办公室都挤不下第二把椅子。”

世事变迁,风云相遇。谁能想到,现在位于深南路的招商银行,已经掀起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巨大浪潮,成为中国银行业(市场、资本、股市、咨询)改革的试验田。

在马魏华执政的15年里,许多人慷慨地给予正面评价。位于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银行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佳零售银行”,招商银行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多次刷新中国银行业发展速度的纪录。

据业内人士透露,马魏华进入招商银行后,在人事制度、产权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开创了先例。自那以后,三次增资扩股使招聘运动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明显标有“马尔可夫品牌”。

进入新世纪(市场、资本、股票市场、咨询),随着中国加入wto,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中国银行业的传统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作为一家小型银行,如何定位和发展,马魏华首先提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调整,从以公共业务为主的批发银行向以个人理财为主的零售银行转变,并提出了“以服务打造品牌”的口号。

2004年,招商银行开始了第一次转型,致力于加快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的发展,优化了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形成了与国内同行不同的独特资产负债结构。与此同时,该行率先开展国际化、一体化经营,被国内外投资者视为中国发展最快的银行。

然而,招商银行国际化的探索被外界质疑为一次重大失败。2008年5月,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收购了永隆银行53.1%的股份,这是自星展集团2001年收购道亨银行以来,香港银行业最昂贵的一次收购。尖锐的质疑是针对海外高价并购和对市场价格的误判。

当时,马魏华确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同时回应说,他不能不在海里游泳就淹死。时间提前至2013年,结束了五年整合期的永隆银行取得了合格的业绩:永隆银行总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超过15%、12.6%和23%,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4%,各项指标均高于香港同业的平均水平。

著名金融评论员叶檀也公开支持马魏华,称合并永隆银行是一项战略政策,而永隆银行的表现表明其在技术上接近成功。所有银行业专业人士都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机遇,各种海外金融机构的并购层出不穷,收购永隆银行并不昂贵。

以马魏华为首的第一次转型让外界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速度,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是招商银行的第二次转型时期。

马魏华给出的药方是:降低资本消耗,改善贷款定价,控制金融成本,增加客户价值,确保风险控制,以小微企业为突破口,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投入产出回报水平和公平性,让服务进入系统化和系统化阶段。第二次转型深化了招商银行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再次引领了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面对新的内外环境,如全球债务危机蔓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银行息差普遍收窄、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三》落地等,可以预见,中国银行业的前路将更加艰难崎岖。

马魏华表示,未来银行业只追求市场份额的风险资产扩张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竞争将使不同的银行产生差异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如精确的战略定位、灵活的运作、在某些领域更强的实力、更好的产品、更多的金融、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源、更顺畅的管理结构、更短的管理链和流程,都有望展示其竞争优势。

在经营战略上,招商银行的每一次转型都镌刻着马尔可夫品牌,在企业文化上,马魏华对招商银行影响深远。

招商银行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是,在一个普通员工的婚礼上,马魏华主席不请自来。当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时候,马魏华亲自主持了整个婚礼,并给年轻人送去了祝福。

此外,马魏华是新知识的狂热追求者。他每年向员工推荐50本关于管理的新书,并每天在网上浏览新的行业信息。有时候事情太多了,所以他只能把报纸留着以后看。他说如果你的对手有一点闪光点是值得学习的,你处于压力之下的地方也是你应该向别人学习的地方。

一位业内人士高度评价了马魏华作为招商银行的名片所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称得上是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

未完成的转换

招商银行的第二次转型刚刚开始,但作为转型的主要舵手,它提前离开了。

今年3月初,在CPPCC举行的经济部门小组讨论会上,CPPCC成员问马魏华,“招商银行是私有还是国有?你的职位受年龄限制吗?”马魏华自嘲:“我是职业经理人,职业总裁,就是工作。”

如果一个企业的制度完善,文化传承做得好,“任何一个总统都可以健康发展。”话虽如此,对于中巴的第二次转型,马魏华显然希望继续掌舵。

只要股东和董事会愿意,我会继续做下去。今年3月,马魏华毫不掩饰地向媒体表达了对在任总统的感谢。

而事实是朝着马留任的方向发展。3月28日,招商银行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九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马魏华、张广华、李浩成为执行董事候选人。

但是时代变了,形势突然变了。40多天后,我们看到的是马魏华转身离去,招商银行迎来了新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前行长田惠宇(报价、资本、股市、咨询)。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了此次人事变动,第二次转型的结果尚未出现,但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明显恶化。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招商银行的速度正在下降,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正在挑战招商银行。

一位分析师表示,自2009年以来,招商银行陷入了“零售模式困境”。在2008年9月之后的降息周期中,招商银行暴露了自身的弱点。零售银行的特点是活期存款占很大比例。在现行人民币利率管理政策下,存款利率的变动频率和变动基点小于其他存贷款利率。因此,在加息环境下,招商银行的利润是可观的,而在降息环境下,招商银行的净息差缩水更大。

铁人马蔚华

因此,2009年招商银行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3.48%;净息差从去年的3.24%降至2.15%。因此,招商银行成为当年唯一上市的商业银行。

招商局内部人士透露,第二次转型后,顾客和员工都没什么感觉,马魏华似乎已经在江郎尽了最大努力。

一些批评家尖锐地质疑马魏华是否有精力和时间在不断增加曝光率的同时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工作。

近年来,招商银行赢得了无数的赞誉,马魏华的个人声誉也达到了顶峰。然而,近年来不难发现,招商银行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其衰落已经出现。马魏华和他的团队似乎缺乏继续改革的意愿。一些局外人甚至指出,马魏华目前的状态是廉颇老了。

截至2012年,招商银行双升不良资产覆盖率也从400%降至352%,贷款拨备率从2.26%降至2.14%,净息差从2.94%降至2.87%,表明招商银行盈利能力下降。随着兴业银行(报价、资本、股市、询价)和民生银行(报价、资本、股市、询价)的追赶,今年年中招商银行的最高位置有可能易手。

与此同时,马魏华和招商银行的一些高管之间的操作分歧和裂痕正在逐渐加大。据业内人士透露,作为招商银行的董事长,傅育宁比马魏华年轻,他显然希望招商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加积极进取。

“马魏华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商业银行行长。招商银行取得的进步与他的个人贡献和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招商银行董事长傅育宁在该行2012年股东大会上表示:“但从银行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家优秀的银行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董事会和优秀的银行。领导小组,因此招商银行董事会与马行长一起,注重培养高层次的管理团队。”

铁人马蔚华

一些分析人士说,傅育宁的声明不仅总结了他对马魏华的贡献,也表明了他的告别。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傅育宁已经在考虑更换招商银行的教练,但马魏华能够继续执掌帅印,是因为人员选拔不到位。

一些经纪分析师私下表示,马魏华似乎失去了更换教练的机会,但这是因祸得福。作为银行业转型的时机,多年的零售领导地位让招商银行习惯于在原有轨道上高速行驶。招商银行的第二次转型就像是一次高速进程中的变轨实验,风险巨大,操作阻力明显。这个时候出发正好是个好时机。

作为马魏华的接班人,年轻的元帅田惠宇有着海外背景和务实的作风,在“接管”马魏华之后,他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业内人士预计,从以往多家银行领导层变动的经验来看,招商银行新一轮人事变动将不可避免,预计将有更多建行人加入招商银行。

完成日历

马魏华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1986年获得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他在辽宁省计委工作,担任副主任、副秘书长。

1985年至1986年,他在辽宁省委办公厅工作。

1986年至1988年,他在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

1988年至199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

1990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财务部副主任。

1992年至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行行长。

1999年3月至2013年5月8日,他担任招商银行行长。

2013年5月8日,他辞去了招商银行行长一职。

标题:铁人马蔚华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