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7字,读完约4分钟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一些中国企业的想法是“欧洲制造业是优势并购的目标”[1]“到海外去捡便宜”。海外逢低吸纳也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之一。随着海外M&A投资的加速,中国投资者在欧洲完成了许多M&A交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国蓝星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和安集苏集团,吉利汽车收购瑞典沃尔沃等。 据彭博社统计,2012年上半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欧洲的并购总额仅为45亿美元,而美国和加拿大在欧洲的并购总额分别达到540亿美元和151亿美元。欧洲对中国企业空.有着巨大的想象力 作为M&A的目标,欧洲公司有什么优势?《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了中欧合作私募股权基金文华基金的管理合伙人高震。 制造M&A的关键是实现协同效应 中国商报:作为M&A的目标,欧洲企业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好处?高震:欧洲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市场,也是中国重要的技术来源。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加工制造中心,在欧洲投资可以帮助中国实现产业升级,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在中国持续高增长周期结束后,迫切需要重新定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目标和方法。 欧债危机可能会让一些企业对投资风险有所顾忌。然而,目前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名中基本稳定,实体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欧洲仅次于德国。除了政府的高额公共债务,意大利没有重大的宏观经济失衡。此外,意大利的优势产业高度国际化,在约30%的国际贸易分类产品类别中,意大利企业排名第一至第五,为宏观危机中意大利各子行业的领先企业提供了安全边际。 德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机械制造、汽车、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医疗和许多其他行业。德国在R&D的投资占整个欧洲的1/3,其高端技术、创新设计和精湛技术将成为中国企业产业升级的良好助推器。目前,中国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这显示了中国投资者对德国的兴趣以及德国有竞争力的中型企业与中国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巨大需求。 中国商业新闻:文华基金在M&A制造业做了很多事情。在M&A这个行业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高震:制造业是中国企业高度重视的行业。意大利和德国有许多中型企业,在市场细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通常排在前三名,而且他们很有竞争力。他们不能来中国自己发展。当遇到继承人问题时,这些企业更喜欢中国买家。 关于合并后的发展前景和规划,我们最关心的是两家企业未来能产生什么样的协同效应,能否实现销售增长和成本降低,市场能否互补,能否通过对方进入不发达市场,能否共同购买,以及未来能否形成增量收入。这些对投资者非常重要。 制造业的机制复杂,有许多问题需要R&D关注,原材料的储存、生产过程和交付,如全面调整的制度是否全面,企业在经营和法律上是否存在潜在的重大风险,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你想扩大生产能力,建一个新工厂,你能复印生产许可证吗?这些因素不可低估,与当地法制环境、社区关系和劳动关系有很大关系。 中国商业新闻:统计数据显示,中国30%到40%的海外并购都失败了。根据经济学家集团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尽职调查时间要比海外企业长得多,因此他们将错失并购的机会。什么阻碍了M&A投资的实施效率? 高震:经过全面调整的报告都不能100%反映问题,但外方可以承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或通过设计交易结构消化问题。 欧洲和意大利的大多数企业都公开招标,如果中标,他们将按照承诺交货。但是,在中国,中标需要相关部门的批准。一般来说,需要三个月,所以很多外国买家对中国企业没有信心,有时中国企业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然而,许多外国公司不愿意等待,因为他们担心情况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可能无法在这一次之后出售这一价格。因此,中国买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选择。 未来3-5年将是投资欧洲的好时机 中国商报:你认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投资趋势是什么?哪些行业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规模的特征是什么? 高震:中国之前的大部分海外收购都是为了确保资源供应,目标是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矿业、能源和其他行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下降,因为许多行业的增长率在下降,供应过剩,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企业获取资源供给只是竞争力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先进的技术形成市场领先地位,或者通过拥有重要的全球品牌和销售渠道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率。在中国从代工模式向先进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品牌和销售渠道对消费品行业更为重要。 技术和品牌的发展绝不是一天的工作。积累和投资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可能不会成功。在发达国家获得合适的目标是获得上述竞争力的捷径。 因此,我们预测中国对欧洲和北美的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收购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并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此外,在中国急需发展的医药卫生、环保和垃圾处理等领域,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投资机会。海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帮助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更快的进步。 中国商报:海外企业对中国的并购持什么态度?欧洲经济的未来趋势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 高震:总的来说,海外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对这次收购有相当大的疑虑,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他们非常担心中国企业收购后会拿走技术,本土企业最终会不复存在,所有员工都会被解雇。这些担忧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改善。收购后,一些中国企业增加了在欧洲R&D的投资,增加了就业,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仅仅拿走专利技术是不合适的。大多数时候,R&D和创作的土壤是在欧洲,包括许多支持研究的上游和下游、重要的学校和研究机构等。移植到中国后,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和继续本地投资非常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时,没有好的合作伙伴或好的顾问,这会给外界留下他们不够专业的印象。这也给许多外国企业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中国企业不遵守当地的商业规则,不重视当地的合作伙伴,这影响了合理交易的达成。 欧洲经济正在逐渐见底,尽管速度缓慢,仍存在许多挑战。然而,市场的共识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基本过去,所有问题都已经出现,资产估值基本处于历史低点,这是投资实物资产的好时机。我们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将是中国资本投资欧洲资产的好时机。

标题:专访曼达林基金执行合伙人高臻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