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5字,读完约3分钟
“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了30年,但没想到会被评为高职称。”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心医院副院长范建林感叹道:“过去,乡镇医院的医生几乎不可能评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职称。现在,由于双重定位,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评估高水平的专业职称。”
范建林所说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2019年以来实施的职称评审“双导向”政策,即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实行单独评审、单独标准、单独确定合格率。评估结果面向基层。
“双向政策主要集中在基层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如教育、卫生、农业等。,进一步打破“四个一”的倾向,合理确定评价标准,把消除贫困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扎根于困难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破例参加职称评审,以获得更快的专业发展和晋升。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共有15964人申请双向高级职称评审,13661人通过评审。除上次试点评估4700人外,共有18361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初步实现稳步增长。
新疆泾河县民政局干部温斗树认为,分税制也让很多人才受益。
“我2017年来新疆工作,去年通过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我也是单独评分政策的受益者。这一政策提高了贫困地区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从而将出现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文斗叔说。
长期以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增加人才供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基层急需的护士、执业药师、社会工作者、审计、统计、高级会计师和一级笔译员的七次职业资格考试分别划定了界线。
那么,双重取向和分业政策会不会导致人才素质下降?
该负责人表示,双重定位、分班打分的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基层人才实行分班分组、分班考核、分班定合格率,避免与省市专业技术人才竞争,使基层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虽然进行了个别评价或扣分,但评价标准和评分线并没有随意降低,而是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并仅限于当地有效。
一年来,双向政策使基层增加了1.8万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班政策使贫困地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增加了7000多人,增长了158.03%。
与此同时,双重定位、分业经营的政策将贫困地区基层人才的发展扩大了0+。例如,在实施双向政策时,各地都按照“总量控制、比例分离、专岗专用”的原则,设置定向使用的专业技术岗位,这一原则不占专业技术岗位总结构的比例。这有效地解决了基层人才数量少、层次低、晋升难的问题,使他们在贫困地区更有希望。单独的评分政策是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措施,并采取灵活的政策。鉴于贫困地区人才短缺,应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合格分数线。这进一步解决了贫困地区没有工人和专业服务稀缺的困境。
“两个政策都是局部的,有利于稳定贫困地区的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的人愿意在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扎根。”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扩大双向覆盖面,研究和完善分栏政策。(赵冰)
《人民日报》(02版,2020年6月8日)
责任:叶壮
标题:让更多的人才在贫困地区扎根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