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光明日报:“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2℃,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略有萎缩,植被生态质量有所改善,草地年生长综合评价为‘丰年’,近十年来公园沙化土地总面积平均下降6.4%。”4月10日,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气象局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生态气象公报(2019)》,监测和评估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生态气象状况正在好转。
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横跨青海省和甘肃省,总面积52200平方公里,其中青海省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1.5%。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高顺年介绍,本次发布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生态气象公报(2019)》对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价,主要包括气象条件、植被生态质量、草地生态、土地荒漠化、冰川积雪、土壤水分、季节性冻土、河流水资源等。
公报显示,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2℃,近十年(2009-201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30.2毫米,近十年平均气温超过10%,日照时数为2561.3小时,近十年平均气温略低于5.3%。
近年来,祁连山岗那楼冰川、恒河寿里冰川和八一冰川的面积和冰储量均略有减少:面积分别减少了3.2%、6.0%和3.2%,冰储量分别减少了3.6%、5.9%和3.8%。季节性冻土下限上升,年最大冻土深度下降,冻土退化相对明显。2019年大通河年径流量为30.07亿立方米,与近十年平均年径流量基本持平。2019年,月积雪日数≥2天的积雪面积,近十年同期平均增加1.4倍,近十年同期平均增加17天以上。
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植被生态质量将较好,呈现出由东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自2000年以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率平均每年分别增加2.75克碳/平方米和0.24%。在牧草主要生长季节(6-8月),公园内降水较多,土壤含水量一般较好。有些地区草地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生长期略有延长。在大多数地区,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是平坦的或增加的。2019年草地年生长综合评价为“丰收年”。到2019年,近十年来,园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将平均减少6.4%。(万帕加)
责任:张静文
标题: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地区生态气象条件好转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