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1字,读完约3分钟
庞大的政府组织必然导致多部门管理、环节多、效率低的弊端。如何精简机构,政府精简机构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财经评论员刘这样分析。
刘:中国自古以来社会问题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徭役和税收,而徭役和税收的另一面是官员数量庞大。或许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新任总理李克强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一份三章的协议,称财政支持人员的数量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政府在民生上花的越多,在支持公务员和公共消费上花的就越少,所以负担不起这么多的财政支持人员。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这个概念颠倒了因果关系。庞大的政府必然会支持庞大的财政支持人员。一般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政府的行政成本和效率是很困难的。随着政府职能的增加,各种职能的支出也会增加,这不仅会迫使财政支持人员的减少,还会减少三项公共资金的消耗,而且会培育更多的财政支持人员和三项公共资金。因此,减少财政支持人员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转变政府职能。
只有当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权利才会减少。当责任和权利减少时,人员也会相应减少。
政府部门和组织有预算冲动,他们想赢得更多的预算。创建更多功能的目的是赢得更多预算。相关研究也表明,中国财政支持规模与财政收支规模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预算外收入的增加,甚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都会带来公共人员的增加;当财政收支减少时,财政支持人员的数量就会减少。
随着宏观税负的不断增加,我国财政支持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993年的12%增加到现在的34%。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前的机构改革越来越少。同时,这些数据也为精简机构、税收预算合法、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提供了有效途径。总之,只要钱包得到真正的控制,就不难迫使政府职能转变。
然而,仅仅注意钱袋是不够的。一般来说,财政供养人员是指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中的国有企业人员。这不包括一些特殊的非建制团体,如居委会和村委会,以及建制外的城市管理。虽然他们不在财政支持人员的名单上,但他们实际上得到普通人的支持。这些人在负面新闻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临时工。
在前几轮机构改革中,富余人员被分流到公共机构,达到了精简人员的目标。虽然政府人员数量减少了,但工作人员的减少并没有降低工资,甚至工资反而增加了,而财政支助支出反而增加了。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如果公共机构减少,会不会有更多的临时工,或者公共机构会不会成为市场上的垄断企业?
标题:刘远举: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最有效方式是转变政府职能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