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9字,读完约2分钟

3月23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3中国发展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目前影子银行数量庞大,但事实上,与欧美普遍存在的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相比,大多数影子银行都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此外,从杠杆率和期限错配的角度来看,这些被视为影子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具备高杠杆率和期限错配的特征。总的期限分布是短期的,基本上没有杠杆作用。事实上,这种产品创新可以平抑不同产品之间监管带来的收入差异,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有积极的作用。

巴曙松: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化有积极作用

巴曙松认为,fsb在2011年发布的影子银行定义强调了这些不受监管的产品,它们可能会导致监管套利和系统性风险。可能有四个特征,即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贷转换和高杠杆。根据这四个标准,中国市场的影子银行产品的特征和主要组成部分与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有很大不同。例如,在美国市场,影子银行产品主要基于证券化,提供流动性和杠杆放大产品。欧洲市场的主导产品是基于对冲基金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这些产品是没有的。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家和银行家们是在金融管制、利率不市场化、信贷供应严格控制、不同金融市场严格分割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智慧开发他们的产品的。

巴曙松: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化有积极作用

因为在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中,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绝对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还是要用这个词来形容影子银行。虽然不清楚,我们还是用这个词。事实上,持严厉批评态度的大多是一些对需求和创新缺乏适应性的传统银行业。

“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准信贷产品,因为传统信贷有利率控制和规模控制。因此,我们的银行家想到了一个创新和迂回的方法。然而,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这些银行家过去常常先吸收存款,然后发放贷款,这种准信贷业务最先出现。在发行理财产品之前,必须对资产进行适当设计。”巴曙松表示,在他看来,无论是基础收入模式还是收入模式,或者是基于存贷款利差的准信贷模式,杠杆放大和期限错配都很少,整体规模也非常有限。

巴曙松: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化有积极作用

巴曙松认为,在讨论中国影子银行时,更有必要看到市场对利率市场化的强烈需求,因为金融管制导致不同金融市场的隔离和不同金融产品收入的巨大差异。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而不是重新加强审批,回归传统的单一存贷款业务模式。

标题:巴曙松: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化有积极作用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