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2字,读完约4分钟
2013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参观了新华网两会。图为袁隆平在采访现场。新华网陈景超照片
看过袁隆平的人都说他“80岁、50岁、30岁”。当被问及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和黑色的头发时,袁隆平告诉记者这个“秘密”:“我冬天打排球,夏天游泳。”3月3日上午11点,新华网“采访全国人大”栏目的工作人员围坐在一位80多岁的老人身边,他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话语让现场气氛轻松起来。
生机勃勃,口若悬河,时而爽朗谈笑风生,当谈到老菜时,袁隆平转过头来,神情严肃。“现在我们的种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国外种业巨头给我们的种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对我们种业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中国是这样一个大国,如果它受制于人的粮食种子,那就麻烦了。”
你不想被别人控制在谷物种子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的种子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农业科学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从城市走向农村,从学习走向田野,从中国走向世界。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看得比天还大,创造了“用种子改变世界”的奇迹。
在这个多事和复杂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精神的东西,一个灵魂和一个梦想来指引方向。他们两个都可以在袁隆平找到。
袁隆平向记者强调:“这次,我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议。”该建议的内容是将湖南长沙打造成杂交水稻之都,简称“国际水稻之都”,整合R&D、生产、种植和加工,形成一个综合的水稻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为了让这个提议更完美,袁隆平从长沙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高铁到北京,甚至忘记休息,在委员们住的酒店反复修改材料。
袁隆平为国际水稻之都的建设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在水稻之都建成后,在全世界推广杂交水稻;第二,水稻之都建成后,中国种业将进入世界前十名。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22亿亩水稻,而现在包括中国在内只有3亿亩是杂交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种植杂交水稻,那么按照最低的两吨计算,每公斤粮食产量可以养活5亿多人。这将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袁隆平告诉记者,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种子产业,并将其提升为国家的基础和战略核心产业,因此他“非常雄心勃勃”地要实现这两个目标。
"你现在还经常去田里吗?"记者问道。
“当然想去。书本知识非常重要,计算机技术也很重要,但是水稻不能在书本中生长,水稻也不能在计算机中生长。你只能在田里种水稻,所以你必须去田里。”说到小田,袁隆平的眼睛依然灼热发光。这种“顽皮”的微笑和在球场上活跃的表情没有什么不同。
袁隆平除了经常性的研究和指导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水稻研究中,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快乐。“我经常告诉年轻人,‘农业是一份好工作,在田里锻炼,在阳光下不缺钙。’"
“我现在的主要精力是用它来研究杂交水稻。我们计划到2020年达到1000公斤,力争提前到2015年,用三年时间达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说道。
关于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有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超级稻第一阶段亩产7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它达到800公斤;2011年第三阶段,亩产量为900公斤。是否以及何时达到亩产1000公斤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袁隆平承认,亩产1000公斤似乎容易,但这不是一亩两亩地,而是几百亩地的平均亩产应该达到1000公斤。“这个困难非常大,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能否实现它。因此,我觉得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压力很大。”
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有些人梦想有一份更稳定的工作,更令人满意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美丽的环境,而另一些人则希望每天快乐幸福地生活。那么,袁老现在有什么样的中国梦呢?
他曾经这样讲述他童年的梦想:当他大约6岁的时候,他去郊游,参观了武汉郊区的一个菜园。花园郁郁葱葱,到处都是芳香的花草和一串鲜艳的水果。袁隆平觉得它太美了!当时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学农业。”没有人能想象,正是这里的梦想成就了“杂交水稻之父”。
“我做了两个梦,一个是在谷里乘凉,稻子长得跟高粱一样高,耳朵跟扫帚一样长,种子跟花生一样大。”另一个梦想是尽快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实现后会有更高的目标吗?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争取更高的1100和1200公斤。我的梦想是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袁隆平说道。
标题:袁隆平侧记:80岁的年龄 50岁的身体 30岁的心态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