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4字,读完约3分钟
开火。近日,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农科村的“网络红人”在网上被屏蔽。在疫情期间,过去在村里工作的农民工拿起镰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一个接一个地“净挥红”。
一群村民王绍周是第一个提出“网红秋千”的人。几年前,他从湖北恩施回家工作。疫情爆发时,王绍周的家人与疫情作斗争。除了吃饭和睡觉,他们还刷噪音。一段“网红摇摆”的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南竹到处都是山,工具都唾手可得。为什么不学着荡秋千?”王绍周的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赞同。
农科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王兴人。许多人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工作,经常在建筑工地上做木匠。让我们照我们说的做。让我们迅速携手。你帮我,我帮你,一起荡秋千。王长笑,48岁,去年在河北工作,是一个著名的木匠。他介绍说,颤音上的摆动似乎很简单,但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从绘画材料到拼接,就像盖房子一样,有很多压力。
选择材料时,应选择3年以上的毛竹,厚薄而直。要建造一个框架,一个人必须紧密而牢固地配合。在骨干上,需要3至4人配合分工;对于一些装饰和点缀,人们必须测试工匠的想象力...大约需要3到4个人花3天时间来“荡秋千”。在流行病期间,他们分工合作,但没有忘记保护自己。他们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彼此相隔一米。当饭菜端上来时,每个人都回家了。
农科村制作的“净红秋千”不仅悬挂秋千椅,还利用南竹支撑搭建凉亭,既能乘凉,又能避雨。一些村民还系上彩线或挂小灯笼,这些都是美丽而优雅的。
“净红秋千”已经完成,并已成为一个儿童的天堂。每天早上,镇上的一名初中生王镇都会带着他的弟弟在秋千上看书,饭后还会过来坐一会儿。
生产从粗糙到细致,外观从简单到精致。目前,农科村已建成20多座“净红荡”。秋千被放置在房子的角落里,与古色古香的房子形成一个场景。
在抗疫期间,返乡农民工自己制作电影,村里也非常支持。村党委书记王少龙表示,除了挨家挨户提醒防疫工作不能聚在一起,村支部和两个委员会以及“尖刀队”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敦促他们保持原有生态。
“一方面,这表明村民们在疫情期间积极乐观,另一方面,他们也为茶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农科村占地2000亩,是利川红的重要产地。那时,“网红秋千”可以吸引游客到茶村休闲观光。近年来,农科村和毛坝镇不仅因地制宜地发展茶产业,而且积极探索整合茶旅游的途径。
“高速公路沿线的50多名村民希望每个家庭都能荡秋千,在茶村创造一道风景线,”王少龙承诺在春天温暖、鲜花盛开的时候来农科村欣赏风景。(张宝旬、江衡和杨敏)
责任:张洋
标题:茶村农民工的“网络红”生活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