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1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日报》-新一轮北京后街小巷环境整治启动。位于核心区的西城区将在今明两年深化对1125条后街小巷的管理。街道治理的重点是准物业服务的准入、便利模式的修补和垃圾分类的普及。

西长安街东羊绒巷位于国家大剧院西侧,是一条300多米长的分支巷。在上一轮街道改造中,这条不显眼的小巷从天空空到地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乱七八糟的像蜘蛛网一样的框架空线全部移到了地上,小卷首打开墙把洞挖走了,新宝库、堆、锁全部给清除了。交通秩序不像以前那样混乱了。”将近40年的老居民杨永安用手指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变化。

北京市西城区今明两年将对1125条后街小巷进行微调

房子的入口变得安静而美丽,老北京胡同的味道又回来了一点。然而,这位老人觉得美与美的缺失在于管理仍然需要跟进。“比如,停车问题。为了减少拥堵,这条小巷早就被禁止停车,但仍有不自觉的车辆不得不在这里停车,有些人在这里停了一个晚上。”

杨永安老年人反映的街道管理问题是第二轮后街小巷精细化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过去两年,后街小巷的景观环境普遍改善。本轮整治的重点应放在垃圾分类、物业服务、便民产业补充上,并建立精细治理和共同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官员说。

在东榕巷,垃圾分类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原本巷子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群垃圾桶,但现在只剩下其他垃圾桶了。街道委托的专业公司定期收集可回收垃圾和厨房垃圾。

街道和小巷的准物业服务也将从街道延伸到住宅庭院。居民可以通过街道开发的小项目方便地享受下水道疏通和电路维护等服务。此外,通过每月清洁活动,志愿者、在职党员、常驻单位和其他组织共同维护街道环境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今年,该街道还计划升级街道家具的景观,如小巷中的电饭盒,以使它们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北京市西城区今明两年将对1125条后街小巷进行微调

金融街文化胡同是李大钊的家。经过前两年的改造升级,整条胡同的红色文化氛围变得相当浓厚。目前,居民最关心的是修复结果能否维持。在新一轮的后街小巷整治中,街道社区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扭转街道长度、车道管理员、社区居民、地区单位志愿者等力量。共同治理,形成街道管理的长效机制。

街道具有街道的文化特征,街道具有街道的需求和期望。在新一轮的后街小巷环境整治中,西城区1125条后街小巷将围绕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补充短板,调整形式,组织队伍,建立机制,力争到2021年把后街小巷的整体面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王海燕)

责任:叶壮

标题:北京市西城区今明两年将对1125条后街小巷进行微调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