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60字,读完约10分钟
影子银行体系的超常发展和信贷扩张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对影子银行的定义、特征和监管理念,并在借鉴国外影子银行监管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影子银行的定义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国际影子银行体系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在调整后继续发展。短期内很难判断影子银行是魔鬼还是天使,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世界范围内的基本共识。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影子银行不仅是理论探讨的对象,也是现实政策的对象。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影子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国家对影子银行有不同的态度。数据显示,国际影子银行体系并没有在短暂的沉默后停止发展,而是在调整后继续发展。2010年底,它恢复到了2007年危机前的水平。短期内很难判断影子银行是魔鬼还是天使,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世界范围内的基本共识。 明确界定这一概念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前提,也是判断影子银行规模和影响力的首要条件。根据现有文献,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卡里(paul mcculley)首次使用影子银行系统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用。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和业务。在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实体,从事与银行类似的金融活动,但没有监管或几乎没有监管。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将影子银行系统视为一个机构或实体的定义方法过于狭窄,难以满足研究的需要,不符合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杜克大学法学院的史蒂文·施瓦茨(Steven Schwartz)教授在2012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影子银行系统不仅指影子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包括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金融市场。英格兰银行金融稳定部副行长保罗·塔克(Paul Tucker)也指出,影子银行是指为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匹配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的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取代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 影子银行系统的特征从操作层面来看,影子银行有两个特征:第一,金融脱媒意味着在资本来源和用户之间不需要银行中介;第二,风险分散化,即影子银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也会增加风险,造成更大的危害。 2008年,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系统性危机时,施瓦茨教授在国会作证,称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出现,影子银行是重要原因之一。施瓦茨认为,影子银行具有四个特征的逻辑关系:与传统银行相比,影子银行监管较少;由于监管较少,监管套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金融创新直接导致影子银行的出现,使影子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给影子银行的监管带来了困难。即使不是由监管套利驱动,影子银行也可能构成公共产品,因为它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如果不加监管,影子银行将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国内学术界使用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系统或系统、中国式银行、平行银行系统等。来描述和定义这种新的金融现象。施瓦茨的想法有助于减少概念上的模糊性,促进深入研究,并部分解决谁来监督什么的问题。 Schwartz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影子银行有两个特点:第一,金融脱媒意味着不需要在资本来源和使用者之间进行银行中介,这使得影子银行系统帮助资本需求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这种成本降低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这意味着需要解决市场失灵,如信息失灵、理性失灵、责任失灵、委托代理失灵和激励失灵;第二,风险分散化,即影子银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也会增加风险,因为市场失灵会导致资金错配,这将导致市场参与者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恐慌。由于多元化,风险会涉及更广的范围,造成更大的危害。将系统性风险降至最低意味着降低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关键是通过减少对传统银行的监管或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来限制监管套利。关于影子银行国际监管的思考目前,国外学者提出的影子银行监管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实体导向”的监督理念;第二类是职能导向型监管,更注重影子银行的“银行”层面。目前,国外学者提出的影子银行监管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尽管这两种监管理念的最终目标是防范风险,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它们的监管理念和措施也各有风格。 第二类是以职能为导向的监管,更注重影子银行的“银行”层面。重视影子银行的银行职能,认为影子银行的监管应与传统银行的监管大体一致,将影子银行体系完全置于监管之下,将影子银行的监管纳入金融安全网。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如Pozsar Adrian Ashcraft和Boesky,2010)认为职能监督比机构监督更有效。 从以上两个监管理念中很难简单地判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然而,各国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需要,影子银行的任何监管政策都难以保持不变。此外,影子银行体系包含大量的活动和机构,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难以应对复杂的影子银行体系,即坚持一种监管理念是不合适的。影子银行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仅仅通过监管某一金融机构或某一金融工具,很难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受到所有国家普遍欢迎的宏观审慎监管可能难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因为这种监管通常通过限制传统银行的活动(沃尔克规则)或实施更严格的资本限制和流动性规则(巴塞尔协议三)来改善银行业,但与此同时,它可能加剧系统性不稳定的风险,甚至将更多的金融活动推向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体系。 影子银行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其监管目标是效率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也就是说,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该侧重于控制风险。施瓦茨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来分析影子银行的微观机制,包括信息失灵、理性失灵、委托代理失灵和激励失灵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影响。尽管这些失败并非影子银行独有,但由于其复杂性,它们被放大了,并进一步刺激了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可以通过削弱传统银行监管或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来实现,但对影子银行来说更有效,值得借鉴。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对中国的启示 影子银行与实体银行之间的互动应受到间接监管,以减少风险向传统银行体系的扩散,监管体系应得到平衡,以减少监管套利。从宏观角度监控影子银行体系,重点控制系统性风险[h/]。虽然中国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仍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发展速度非常快,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公认的数据是,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元,相当于gdp的40%,如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spv.虽然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不是银行,但他们都有银行的影子。事实上,它们扮演着类似银行金融中介的重要角色,属于典型的影子银行。 根据上述国外学者的观点,中国未来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间接监管与直接监管相结合意味着影子银行与实体银行之间的互动应受到间接监管,以减少风险向传统银行体系的扩散,同时平衡监管体系,以减少监管套利。我们应该通过更高层次的立法直接监督影子银行的机构、工具和活动,以减少影子银行成为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的来源。 其次,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监管,重点是控制系统性风险,从微观角度采取措施降低顺周期性,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程度。密切关注金融创新,简化和规范影子银行体系,降低其复杂性,探索信息披露制度的新形式,让投资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充分了解相关信息。 第三,监督的成本和效益都应考虑在内。影子银行虽然存在风险,但它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影子银行监管的目标应该是金融市场效率最大化,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最小化。 最后,考虑主管和被监督人的责任。在影子银行监管中,除了信息失灵和理性失灵,外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的银行监管中,外部性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影子银行系统应该对外部性负责,但与此同时,监管者也有责任,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外部性来自政府监管或法律的实施,例如,要求股东价值最大化或限制投资者责任的法律实际上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此,所有的金融监管都应该检查法律对金融市场的真正影响是什么,以及它是否导致了风险转移。
关注最关心的金融话题,一起讨论。
三链:吃昆虫、吃厕所和油炸??3.模纸锻造,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模具??. 95镣铐和镣铐??0.07%锝58.....
当前流行度:0
[娇娇]http://itougu.jrj/view/189514.j.....
当前流行度:0
1.1 .涓涓细流??邦邦、邦邦、邦邦、交邦和廖廖??变得强大。.....
当前流行度:0
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
当前流行度:0
缇落入三条锁链??3镝??6铥??0(乌桕脂含有3条链吗??4镝??4铥??0)死,死,死,死又死,4.72??......
当前流行度:0
那墙,墙,墙和墙呢??钳子里有丰富的镰刀、叉子、叉子、nan和链条,这些都是銮棒的来源.....
当前流行度:1
你想挑起镝,破坏哮喘吗??缇,汤,汤,3汤和柊镶嵌??链条??4."敌鲁,缇,汤,汤,汤."??.....
当前流行度:0
咸丰、大树、细垴、十二寸、相互涓涓??环秀细链,涓涓细流,砸铙钹,甩铙钹,砸铙钹,砸铙钹,砸响,砸得咝咝作响??葛格·岳格·柊.....
当前流行度:0
标题:影子银行监管:国际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