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1月12日电据经济之声“交易现实”报道,城市化已经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情,但地方政府和经济界对此有两种理解思路,这是政策的初衷?这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著名金融专家李克对此进行了分析。
李可:每年年初,中央都会下发一号文件,这几年一号文件的重点是农村。估计今年在这方面会有重要的思考痕迹。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仍然是城市化。新兴城市化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在不同地方有两种明显的好城市化和坏城市化的观点。
去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新型城镇化提到很高的水平,将城镇化定位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不到一周,中央农业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要限制或强迫农民转让承包土地,要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未来几年农民收入要超过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
从字面上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实际上,从内涵上看,作为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的中心层面,他们所期待的是从良好城镇化的角度来论证这一问题。城市化将会做什么?是掀起新一波农民进城,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引入房地产投资,推动新一轮城市化,甚至在掠夺农民土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利益再分配?中央高层官员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已经从许多观点或学者的观点或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中看到了一些不良的城市化表现或迹象。这种所谓的不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将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化,以消灭农村和农民为主要目的和考核指标,或者通过房地产资本的进入改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迫使农业和农村进入工业体系,甚至在一些地方以有多少农民转移到城市或建筑物作为考核指标来判断城市化。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危机影响。糟糕的城市化实践和想法与过去的城市霸权或城市超验主义有很大关系。以城市为中心,甚至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产品的剪刀差(000061)来反馈城市的发展,这些做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今天我们绝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也绝不能把消灭农村和农民作为衡量新型城市化管理程度的指标。
今天,西方国家更多地谈论花园城市的概念。我们的领导人关注的第一个方面是在经济层面将农业纳入现代工业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在社会和福利领域将农村福利与城市福利结合起来,并通过小规模城市化建立农村地区的概念。第三点更重要,即消除中国仍然存在的无形的身份层次差异,包括迫切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能够获得与城市人一样公平、平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且在固有的身份认知上不存在人为的差异,这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评论员简介
李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商学院emba全职教授,日中管理学院院长,《亚太经济评论》主编,亚洲开发银行研究员。他常年深入研究亚太经济和企业管理,对中国和日本经济有独到的见解。
标题:李克:新兴城镇化需要从根本上消除等级差异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