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6字,读完约7分钟

海外网6月1日讯——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种下一个好收成,农村环境越来越好...随着惠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村民的期望一个接一个成为现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村民们有什么新的期望?最近,“从基层看小康之路的变化”的扶贫运动深入农村,近距离观察农村的变化,倾听村民的声音。

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蘑菇产业正忙于生产,摆脱贫困致富是安全的。

5月27日,在庐山县瓦屋镇土桥村,有100多个现代蘑菇大棚紧挨着。场景非常壮观。住在北子乡大门办公室苗壮村的蘑菇农民王长树正在采摘新鲜的蘑菇。收获的喜悦写在他的脸上。

“今年的蘑菇不同于往年。它一年可以生产两次。蘑菇产量相当好。蘑菇产量越高,我们的工资就越高。”王长树高兴地说道。

“公司每天付给我们60元。在屋外工作并照顾家人是件好事。”住在瓦屋镇大禅寺村石青坪组的贾冬梅说。

贾冬梅的家庭有七口人,父母都70多岁了,还有三个孩子。这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家庭。我丈夫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工作。她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2016年,由于缺少劳动力以及父亲和大女儿生病,这个家庭被认定为贫困家庭。她在蘑菇基地工作后,她的家庭将在2019年摆脱贫困。

据了解,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瓦屋镇将转让550多亩土地,整合1000多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食用菌产业园1个,食用菌种植基地11个,食用菌大棚1100多个,每年食用菌棒837万袋,每年食用菌8370吨。 产值8300万元,吸纳1160多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家庭381户,人均年收入2万元。

谈到未来的计划,王长树说,村里许多贫困家庭筹集资金承包温室。这个家庭从早到晚努力工作,一年之内就能摆脱贫困,变得富有。“我还打算筹集资金建造一个温室,在工作时种植蘑菇。有了自己的小屋,我发财的日子会更安全。”

瓦屋镇党委书记陈永坤表示:“目前,瓦屋镇正以“红鹰创业工程”为载体,围绕建设“蘑菇镇”的目标,在土桥村、唐河村和楼子河村建设“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和“红鹰创业工程”示范基地。"

蚕宝宝变身产业助穷“金”宝宝

“哈哈,哈哈,哈哈……”5月27日,在四棵树乡张沟村柞蚕茧丝绸产业基地的车间里,几台传统织机正在运转。“这里有七八个人在工作,都是我们村的村民,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李霞手里拿着梭子,正忙着织丝绸。画丝绸要靠“独创性”。劳动强度可以小得多,一天的工作也不累。

“一个茧可以生产1500米长的丝,而只有13到18片丝可以形成一根丝线。”另一方面,来自张沟村的58岁村民张玉霞(音译)干净利落地洗了洗茧,从蒸锅里缫丝,他说,蚕蛹在抽丝后留下,可以食用,通常是煮或炸。

四棵树乡张沟村位于庐山县西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当地人深入挖掘庐山丝绸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传统古代丝织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柞蚕养殖。目前,芦山县柞蚕养殖面积约7万亩,平均每亩收入2000多元,带动600户居民就地就业,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丝织、纺织、服装加工的就业岗位。

“下一步,张沟村将以“织女村”项目为核心,加快建设全国唯一的生态立体柞蚕博物馆和配套农业园区,大力打造柞蚕养殖、彩色蚕桑观赏、法国古代丝织、丝绸展示和民俗体验、果蔬采摘、旅游观光相结合的丝绸特色城镇。”庐山县四棵树乡党委书记唐海燕说。

“我们主要从事柞蚕养殖、古代丝织、蚕产品研发、民俗体验和水果采摘。我们是一个集养殖、加工、科研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怡化柞蚕蚕茧丝绸产业基地主任王在谈到自己的期望时笑着说,今天的蚕桑产业正在取得更大更深的发展。“今年情人节,我们联合推出了一套施华洛世奇品牌的新盒子,包括一条丝巾和一条经典项链,推出后非常畅销。”王对充满了期待。“这是新的发展方向。现在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上车!”

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山村废弃的农舍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黄金屋”。

走进黄沟村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传统的旧瓦土墙、厚厚的围墙庭院、墙上香喷喷的花草,水箱和木椅点缀其间,既体现了乡村文化,又保留了美丽的乡愁。

近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环境集中整治的过程中,掀起了“四园一场”的潮流,拆除无人居住的废弃危房,成为小型微型公园、花园、菜园、果园和停车场。

“但我们认为,以普通游客可以接受的价格,修复一些仍可居住的土墙、木屋和瓦房,以满足城市居民渴望的农村生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黄沟村第一书记陈静瑜介绍了发展“自助式农家庭院”的初衷。

"我来的时候,村子里不太体面。"陈静瑜说,由于基础条件差,村子里没有路灯,也没有交通道路,一片混乱。该村有361户1510人,108户108户404人的贫困户。

黄沟村位于庐山县西南浅山区,植被茂盛,交通便利,噪音中安静。这是一个适合休闲旅游的天然氧吧。2018年底,陈静瑜和村委会经过协商,修复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农家庭院,将原来的旱厕改造成了冲水厕所,配备了一些老式的农村家具,并将卧室布置得像酒店房间一样干净整洁。开门之后,市场反应良好。2019年,政府相关部门又投资70万元,帮助在该村修建了两座农舍,同时吸引个人投资修建了一座。2020年1月,第一批4个“自助式农家书屋”成功通过庐山县“四星级”农家书屋评审。

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看,现在完全不同了。”陈静瑜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自助农舍一次可以容纳3到4个家庭。虽然它不提供三餐,但它有全套的柴火炊具、液化气、电磁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游客可以带自己的食物,或者他们可以买新鲜蔬菜和当地的鸡,自由放养的鸡蛋,野菜等。来自村民,然后自己做饭享受轻松的农村生活。

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起初,我想到了这么几栋破房子。谁会住在里面?现在它们需求量很大。”黄沟村官员张振源说,村民的生活水平在过去两年有所提高,贫困家庭的数量从原来的108户中的404户下降到现在的12户中的15户。

由于有了自助农家庭院,黄沟村变得异常热闹。"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或体验住宿。"黄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湘当说,房子成了房客,村民成了股东。今天的黄沟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环境得到改善,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黄沟自助小医院的兴起使穷人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在驻村干部的领导下,芦山县的村民养蚕,种蘑菇致富。自助小院让村民走上了“黄金大道”。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庄也迎来了工业繁荣的新时代。小山村的变化是如何克服贫困的缩影。今年是反贫困斗争的结束。最后时刻越来越近,我们就越必须勒紧裤带,更加努力地工作。工业基础不会稳固。你是否很好地掌握了致富的技能,收入增长的势头将不会稳定。只有高质量地完成这些任务,我们才能在反贫困斗争中取得彻底的胜利。

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摆脱贫困和仇恨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和新斗争的起点。幸运的是,该政策已经明确表示,应该让退休的穷人搭车。在过渡期间,援助措施不会停止,驻地小组也不会撤出。对于那些刚刚摆脱贫困、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村民来说,在接受了这种“安慰”之后,他们可以张开双臂,继续卷起袖子,更加努力地工作。(雷宇·雷磊)

责任:叶壮

标题:河南庐山:工业助对手无忧致富

地址:http://www.5xnr.com/teqxw/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