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52字,读完约14分钟
 资生堂、日本第一、世界第五大化妆品企业在世界上拥有约4.6万名员工,产品销往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1872年开始于东京银座时,在不显眼的药店,尝试开发化妆品是在1897年,正式的化妆品 [详细信息]
资生堂的创始人叫福原信,日本着名医学作家山崎光夫在描写福原信创业传说的着作中,经常将福原信评价为“开花人”,子孙也将福原信评价为“和魂洋才”公司家的榜样。
福原信生的幼名是“福原金太郎”,从小就向父亲福原琳学习四书五经等汉学,往返菩提寺跟着菩提寺的住持学习佛经,向祖父福原斋(有名的中医)学习草药和处方等中医知识,年轻时的梦想是像祖父一样的悬壶济世汉子
但是,1860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历史转型期,国门敞开,西学盛行。 在这种情况下,1864年,16岁的金太郎第一次离开家乡千叶县松冈村(现在的馆山市),前往江户(现在的东京),师从西方医学名家织田研斋学习西洋药学,改名为“福原信”。
1866年,福原信进入幕府医学所,成为幕府医学所的药剂师。 1867年明治维新后,幕府被推翻,就读于福原信改进大学东校(东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学成后就职于海军医院,1872年荣升为海军医院药局局长。
基于这样的经验,福原信一定走上了通往职业医生的华丽道路。 但是,据资生堂名誉会长福原义春(福原信之孙)介绍,福原信本人天生热爱自由,但其实无法适应组织内的生存方法,对当时暴走的军阀、藩阀抱有不满。
而且,在当时的日本,说到药,粗制滥造者很多,甚至横行到假药。 除了不分医药,用药养活医生的模式弊端层出不穷外,作为职业医生的福原信还希望通过推进“医药分离”,自主创办药店来开发生产优质的良药。
1872年,24岁的福原信辞去了公职,与矢野义彻、前田清则共同创立了“三精社”。 本职之一是在出云町(现在的银座七丁目)创立西式药店,是西药店,福原信赋予了东方的内涵,来自中国《易经》的“至哉元,万生”。
现在可能无法想象,当时的日本街道是中药店,福原信创立的这个充满浓浓东方气息的“资生堂”被认为是日本近代西药店的先驱。 日本着名作家小野田素梦在散文名作《银座通》中说:“资生堂的开业,侵略了中药店的领地。”
“资生堂”开业之初,药店的2楼成为诊所,福原信邀请陆军军医松本良顺等人进行镇诊,受到关注。 但是创业困难,西药当时没有被日本人广泛接受,福原信一定要销售“纯良正确”的药,很难与市场低价粗劣的药竞争,“资生堂”在开业5年后的1877年因资金不足而陷入经营困难,药店
根据资生堂企业史料,背负此债的福原元信也曾在除夕由债权人来家里催债。 但是,福原信依然为推进医药分离而奔走,把“资生堂”西药店的日常运营交给妻子(名“德”,子孙尊称“德夫人”),在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当时,聪明勇敢的德夫人被称为拯救“资生堂”的第一功臣,她被很多人称为
例如,几乎每天往返于开业不久的“东京慈惠会医院”的医院系高木兼宽(后来成为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创立,向上流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德国夫人的坚韧努力受到该医院的制药委托,“资生堂”的知名度急剧 之后,媒体广泛报道了德夫人成功地将“资生堂”的制剂作为天皇家御用指定产品,在美子皇后(后来的“昭宪皇太后”)访问了福原家别墅。 德夫人也渐渐被称为“贤夫人”,随着文明开化,近代成为了早在杂志封面登场的日本女性。
福原信在这期间尝试设立“东京制药所”,销售一般使用的廉价普通药,此外还为推进“医药分离”花费了越来越多的精力。 1879年日本通过了“药店开业考试”制度,1882年成立了“东京药店会”,通过成立领域协会等压力团体,试图让政府完善医药分离的法制。
1884年,福原信推进了政府资本的国营企业“大日本制药”企业的设立,就任了非常上位的专务理事(总裁和副社长都是政府任命的官僚),该企业被认为是日本近代制药公司的雏形。 顾名思义,“大日本制药”的第一产品是药剂、药品,但之后也参与了护肤品、香水等化妆品的生产,这个经验之后“资生堂”转移到了化妆品行业,无疑产生了潜在的默契影响。
之后,福原信参与了“帝国生命保险”企业( 1888年成立)的设立。 是现在有名的“朝日生命保险”企业,日本近代第二大生命保险企业,福原信于1891年就任企业专务理事兼法人代表,1893年就任企业总裁,1898年超过“明治生命保险”企业,在日本跃升为3家。
福原信成名副其实,在日本医学、制药、保险行业享有盛名,让日本政府在1889年制定医药法,在法律上保证药剂师的地位。 另外成立了生命保险业协会,1900年政府推进了制定《保险业法》。
福原信是日本近代不折不扣的开拓型实业家,《福原信传》(资生堂,1966年)著人永井保说:“福原信从对药的有趣转向了医生,经营药剂师,努力提高药剂师的地位和水平,参与制药企业的设立,与药有关的化妆。 这一系列成果都与福原信的人格有关,他可以说是体格圆满的人,工作不是很强的领导,善于平衡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这使他在医学、药学等行业名声大噪。 ”。
福原信从始至终都是资生堂的灵魂人物,但正如《福原信传》著人永井保所说,“福原信只在资生堂创业的头十年,正式集中精力经营资生堂,之后转移到了其他事业”。
真正领导资生堂初期快速发展的是德夫人和长子福原信一。 在这期间,药店作为“资生堂”发售的代表性产品有治疗精神疾病的“神令水”、治疗白血病的“清女散”、漱口用的“金水散”、“苍生膏”、健胃的“pepushine糖”、“福原卫生刷牙肥皂”、“脚气丸”(日本,
实际上,福原信于1897年利用东京大学长井长义教授的处方,推出了资生堂领先的第一款化妆品——eudermine化妆水,“eu”在希腊语中意味着“好”,“derma”意味着“皮肤”。 这个产品被当时的客户俗称为“资生堂赤水”,博得好评,至今经过一百年后也推出了新产品。
但是,资生堂真正主导从药店向化妆品企业转换的是福原信三的三男、福原信三,被认为是资生堂的“中兴之祖”。
福原信三出生于1883年,本来立志成为画家,但由于大哥福原信一身体虚弱,二哥福原信二早世,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命令继承。 他最初被安排去千叶医科大学(现在的千叶大学医学部)留学,然后被安排去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部留学。
哥伦比亚、福原信三认识了留美苦学中的贫困画家川岛理一郎,以及一边在纽约大学留学一边做市场营销一边在百货商店和餐厅打工的贫困留学生松本升。 可以说是命运的相遇,川岛理一郎后来成为了“资生堂美学”的创始人,松本升成为了福原信三一生的精彩伙伴。 这就像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汽车本田宗一郎和藤一郎。
福原信三在美国期间,在药店和化妆品工厂工作过两年,他辛勤的工作受到好评,回国时,兼职化妆品企业的老板赠送了很多化妆品配方,为资生堂后期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原信三不仅在美国留学,还游历过欧洲巴黎等时尚圣地,1916年回到日本,之后的资生堂为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福原信三回国时,第一个做的就是访问三越百货公司。 因为他在美国意气相投,约定一起努力的松本晋升到了那里。 说服三越百货公司通过挖掘松本升任命为“专务”(类似coo的角色),企业的运营销售几乎全部交给松本升,本人首要承担产品的风格和美学设计。
福原信三回国不久的第二件事是,在“资生堂”药店旁边建设新的三层楼,命名为“资生堂化妆品部”,资生堂将化妆品事业正式与药店业务分离,在创业近45年的资生堂,是进入化妆品领域的起点。
福原信三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深刻地影响着他的经营思维,他不仅特别批评产品的质量,而且非常重视形象包装,强调文案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福原信三一生中最有名的口头禅是:“让我们全部谈论商品! ”现在成为资生堂的公司dna,代代相传。
1916年,他召集了当时的顶尖设计师,在专业策划中设立了“意大利匠部”,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和企业的推进。 这是日本近代公司中较早的“公关推进部”。 除社长室外,福原信三还在“意大利匠部”设立了办公桌,亲自设计产品、普及海报、宣传企业品牌。
福原信三的艺术才能和在欧美的经验,使他很好地进行了东西结合。 例如,在他的主导下,资生堂推广海报的“美人”形象是充分融合了东方风格和欧美尊贵气质的幻想女性形象,当时确实是极其时尚、极其新的设计。
其实,福原信三一直冥想到资生堂的“花椿”企业品牌象征,自主设计,至今为止在化妆品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给资生堂带来超稳定顾客层的“花椿”杂志、“椿花俱乐部”等在福原信三期间创立。
福原信三被称为资生堂的“中兴之祖”,不仅改革了资生堂的产品形象,还在松本升的协助下,改变了资生堂的公司模式,将资生堂从药店改造成合资企业( 1921年)、股份企业( 1927年),在日本流行于美国
但是经营并不顺利,福原信三担任总裁的33年间,经历了华尔街崩溃、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时代的灾害。 1940年资生堂也遭受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之灾,当时的日本陷入了战争的泥沼,全国物资不足,化妆品作为23种奢侈品之一遭到了禁止。 面对困境,福原信三根据形势生产肥皂、牙膏、鞋油、笔、维生素等产品,维持公司的生命。
资生堂于1948年,在战后复兴中生活在明治、大正、昭和这一剧变时代的福原信三先生去世,享年65岁。 他明确的“融合东西部美学和智力”、“全说商品”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资生堂之后的迅速发展。
另外,继承扩张为“不滥用权力,不屈服于权势,不让家族势力介入企业经营”的福原家从以前开始就被任命为唯贤、唯才举,1940年被松本升接替了总裁职务。 从福原信三到现在,资生堂经历了16名总裁,其中只有3人来自福原家(第1代总裁福原信三、第7代总裁福原信和,还有第10代总裁福原义春)。
福原义春是福原信的孙子(福原信五男福原信义的长子),1931年出生于东京,是资生堂的第十任总裁( 1987年至1997年),现在也担任资生堂名誉会长,对资生堂经营的影响很大。
哈佛大学教授、新儒家代表杜维明去年断言“我不认为现在中国的任何公司家都有儒教资格”,“台湾有没有儒教”,但“有三个日本人,是儒教,稻盛和夫,第二人是诸桥晋六(注:三菱商事元会)
福原义春是日本公司家里少有的着作丰富的作家,至今为止出版了《美:发现看不见的东西》、《立身社会的企业人》、《多价值经营时代》、《文化资本的经营》、《部下制作的人》、《活着学习》等,2007年出版了自传《我的马尔》
福原的童年是日本最困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从小就不能吃,但他很喜欢读书,和福原家族的长辈们一样热爱艺术。 读了很多书,得知自己成为公司经营者的时候,后悔说“历史典籍中已经隐藏着经营的精髓,但当时没有深入发掘”。
虽然是祖父创立的企业,但福原义春1953年进入资生堂时,也是公开的招聘渠道,面试时被问到的问题是“你会骑自行车吗? 你会打算盘吗? ”,进入企业后也是普通员工,是当时资生堂普通员工中唯一的大学毕业生,最初是从最基础的销售、配送开始的。
底层经过25年的锻炼后,1978年晋升为部长,以部长的地位工作了近10年后,企业总裁大野良雄在1987年突然生病,被企业总裁临时选为时,56岁。 就任当初,忐忑不安的福原义春鼓励说:“总裁的职位不是国王,而是以工匠的方法成为总裁。”
福原义春认为自己主政的10年( 1980年代)是“日本公司经营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在企业内推进“服装自由化”和“统一敬称”,允许员工自由服装,鼓励企业高层直接称呼名字。 他反复强调“每个员工成为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组织改革也毫不含糊地说“不能像过去那样推动企业,纵向传播新闻的方法是信息传播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企业内继续强调。 然后,根据养殖兰的经验总结了“只需要创造方便员工成长、比较高效的企业环境即可,即使什么细节都不做,也会胡乱指责,不利于人的成长”。
福原义春在自传中自我总结说:“原本漂浮在企业内的无聊空气体多少减轻了,大型的僵化弊病和宗派主义也得到了一定的管理。” 关于企业改革,他的心情是“敢于进行,神鬼避免”。
而且,福原义春对资生堂全球经营的贡献很大。 1978年,当企业董事会对海外扩张持怀疑态度时,他提出有必要“用钱买时间”,力主企业在有能力时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将领土扩大到海外。
但是,当时的资生堂内部没有太多国际化的人才。 没有人知道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福原义春说:“我们需要从已经居住的大陆出海航行,寻求另一个岛屿。 我们没有航海图,但可以根据日月星辰辨别航向。 我自信地说:“这个日月星辰是客人。”
他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邀请世界知名的形象设计师合作,开拓资生堂法国企业、美国企业,1980年把资生堂引进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外资公司,这些不懈的努力使资生堂真正成为海洋
而且,福原义春在1999年从经营的立场上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我认为文化创造有助于经营。 传统的创造就像投资的积累一样成为下一个创造的阶梯,对经营来说文化也有资本的作用。
从福原信的“和魂洋才”,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技术相结合的资生堂,福原信三通过“东西技术兼收与蓄”取得企业品牌战术的成功,到福原义春的文化资本论,福原家在给资生堂赋予独特的文化定位与传承方面继承
资生堂140多年的迅速发展史很好地证明了什么是“接力”。 接力意味着所有世代在接力棒时都需要全力以赴,为家族事业做出贡献。 而且,资生堂走过的路也很好地证明了什么是“传承”,传递什么。 资生堂福原家的答案不是“钱”,而是永久的新文化基因。
日本、弹丸之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长寿公司,世世代代长达一百年以上的家族公司近10万家。 这近十万家百年家族公司基础业是长青至今,至少经历并克服了战乱、饥饿、大地震、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时代的苦难考验。
《传承之力日本篇》将与日本百年家族公司对话,讲述创业和守业的故事,揭开百年家族公司的长青之谜。
标题:【财讯】传承的力量之资生堂集团
地址:http://www.5xnr.com/teqsy/1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