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0字,读完约8分钟
邹院士(左二),民族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在岳西县乡长镇新湖村考察辣椒苗。信息图片
系统专家选择茭白种子。信息图片
"扶贫取决于建筑,人均收入取决于银行,幸福指数取决于面孔!"这是流传于安徽省最早脱贫脱帽县之一的岳西县的一首歌谣。种植蔬菜并变得富有的农民亲切地称新建的建筑为“蔬菜别墅”和“茭白建筑”。
大别山是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近年来,国家散装蔬菜、哈密瓜和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把大别山区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坚持深入蔬菜生产第一线进行产业扶贫。许多山区乡镇的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小山村扶贫故事:生态蔬菜致富
“张老师,这些瓜菜已经发芽了。你认为情况如何?”一大早,岳西县乡长镇新湖村农民技术员郭给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研究员发来了照片。
“出苗有点慢,温度低,水分不足。应采取保温和浇水措施……”很快,张启安回到了详细的技术指导。
胡一边看一边记下了要点。“我不能在种植蔬菜的任何方面犯错误。我不确定我是否每天都问专家。”
人们很勤奋,春天来得很早。绿山环抱的新湖村,满是田野里忙碌的身影,两层小楼坐落在附近的山川中。"在我们的新村子里,我们再也看不到老房子了!"曾经在利卡建立档案的贫困家庭胡文宝自豪地说:“过去种水稻时,一亩地的产值高达1000元。目前,瓜和辣椒种植,平均每英亩土地的产值是几万元。我们家的年收入也从1000元涨到了2000元,现在已经超过了4万元。”
由于地处山区,新湖村人均只有3块地,村里有600户人家,258户贫困家庭有档案卡。今天,深山里的新湖村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富裕村。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来自哪里?
村民们清楚地记得,2014年,大专家来到这个小山村。国家散装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杜、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方玲等一行来到新会村调研。“综合考察土壤、气候等因素,新湖村适合发展蔬菜产业。最重要的是蔬菜产值高、周期短,非常适合贫困地区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方玲回忆道。
扶贫的“药方”已经发出,但村民们犹豫不决。“我们甚至不能种好水稻,我们能种好蔬菜吗?”“种植蔬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据说一些村庄损失了很多钱,因为它们没有得到适当的整合。”……
为了通过科学技术帮助穷人,我们必须帮助穷人和有需要的人。专家们手拉手教他们,亲自示范从整地、发芽、播种、育苗、田间种植到肥料和水管理的每一步。它不仅传授技术,还提供品种和肥料,并提供“一站式服务”。每个月,方玲和他的同事都会从合肥市出发,到新湖村进行几次走访,并专门指派了一名技术骨干在村里指导他们。作为一名蔬菜种植专家,郭脱颖而出,成为另一名农民技术员培训的重点。他在合肥综合实验站免费培训了半年。
“对于我们的主要品种西瓜,由国家西瓜系统培育的小果西瓜很受消费者欢迎。就种植方法而言,它也是一种先进的挂藤种植方法。我们需要饼肥施肥和滴灌浇水……”刘虎郭说,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甜瓜产量高,质量好,一直供不应求。
科技扶贫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建立。在系统专家的帮助下,王世亚率先成立了一个山川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转让了600多亩土地,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和大规模管理,并带动了该村147户家庭申请和建立信用卡。通过劳动力和土地转让,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
科学技术“开药方”把农民最需要的品种和技术送到地里。
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不止一个新的村庄。依托合肥综合试验站,国家散装蔬菜、哈密瓜、特色蔬菜技术体系与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相结合,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衔接,将山区蔬菜产业发展最需要的瓜菜品种和技术传递到田间,为农民致富铺路。
“茭白品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茭白的颜色和形状将变得越来越不吸引人。它的产量只有过去的一半,不能以这个价格出售。”岳西县乡舆论竹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回忆起几年前的困难。
科学技术在关键时刻起着辅助作用。针对高山茭白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系统专家积极开展研究和服务:先后筛选出4个系列茭白品种,建立了335.5亩茭白种苗繁育基地;推广饼肥和生物有机肥替代鸡粪;建立绿色防控、统一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实施统一品牌、统一包装、规范使用“大别山”商标等标志,帮助茭白产业优质发展。
“那一年6月至8月的热水竹子收获季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余飞飞的老师和专家来过几次,并在地里呆了一天,帮助我们选择水竹子的品种。”陈对说:
在专家的指导和协助下,该合作社使用了优质种苗,并进一步将其生产模式转变为绿色有机生产模式,使用生物有机肥、灯光诱杀害虫、养鸭和田间除草等。“大别山”茭白越来越出名了。
“现在我们每亩生产2000-3000公斤茭白,产值5000-8000元。只要农民种植3-4亩茭白,他们的年收入就是几万元。陈介绍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15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马史村的农民楚·文德因病变穷,他很高兴地增加了收入:“每年种五六亩茭白。他在业余时间在一家合作社工作。他的年收入总计5万元。我们还建了一座茭白楼。”
“高山生态蔬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岳西县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张继民表示,近年来,国家和省级蔬菜系统的专家通过指导基地建设、提供新成果、帮助打造品牌、指导组建联盟、加强培训和推广等方式,帮助岳西解决了贫困问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散装蔬菜、哈密瓜和特色蔬菜三大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帮助5万农民脱贫。
凝聚“国家队”力量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科技扶贫不仅教会人们捕鱼,而且不断解决工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茭白的质量有所提高。我们仍然希望在错误的高峰期上市,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如何建造冰箱?”“现在水竹只是第一次加工。我们想延伸产业链,并“吃掉并挤出”茭白。这条生产线应该如何建造?”
面对行业的需求,系统专家们又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不同的蔬菜品种有不同的保鲜条件,需要不同的冷藏温度."专家们开始进行试验,寻找茭白最适宜的冷藏温度,指导岳西县建设3000多立方米茭白冷库。
“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来解决,但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整个系统专家的支持。例如,我专门从事育种和栽培,但这个系统是根据产业链建立的。有专门从事制冷和深加工领域科学研究的专家,每个人都将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张谦说道。
系统专家有更长远的观点。生物细菌有机肥如何使土壤更有活力?一个接一个地育苗有很大的风险。集约化育苗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山野菜可以全年供应吗?张启安说,这些是工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聚集国家科研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有效解决产业需求,使科学技术真正为生产服务,有效发挥科学技术在扶贫和农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多年来,为了帮助大别山区发展蔬菜产业,国家主食蔬菜、哈密瓜和特色蔬菜技术体系专家们付出了大量心血。每年,这些系统的首席科学家、博士后和站长定期来山区视察和指导,为基地提供瓜菜品种和技术,并就工业发展提出建议。山区的许多农民自豪地说:“虽然我们在山谷里,但院士和科学家经常来!”
“现在我已经在农村呆了半年多,有时候农民会在晚上11点发微信提问。尽管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那就是能够发挥我们的专业知识,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方玲说。(冯华)
《人民日报》(第19版,2020年3月16日)
责任:张洋
标题:“科技蔬菜”院士在大别山生长
地址:http://www.5xnr.com/teqkj/3204.html